2010年2月5日 星期五

我的原鄉-牡丹鄉高士村下部落





















舊稱Kuskus,是個歷史久遠的部落。位於八瑤溪上游,屬於內陸部落,可遠眺太平洋。村民歷經七次才遷移到現址。日據時期,在此設有久須久高士佛警察官駐在所,及公學校,是當時的政教中心。現因地偏遠、交通不便、人口外流,乃逐漸沒落。 本村人口現有670人、184戶。因本村位於背風山腰較不受落山風侵襲,易於農耕。村民以從事農設有高士國小、村辦公處、衛生室及派出所。


交通方式:
1.由恆春東門走200縣道,經滿州鄉到分水嶺左轉往高士村(路況佳,約40分   鐘)。
2.由車城經四重溪至牡丹水庫,過橋即右轉,走產業道路可至高士村(路況佳,約40分鐘),近期由於鄉公所的努力,此路段已比以前順暢許多。
3.經牡丹水庫直走199縣道,通過牡丹村、旭海村、中科院、滿州鄉港仔村,至一檢查哨(已廢棄)後往右轉直走,可至高士村上部落(路途較遙遠,但風景秀麗)。
高士村與我的關係
  母親是下部落的媳婦,二十歲時嫁給父親,就定居在恒春鎮上.但對於原鄉的關切,並沒有因為嫁給漢人而消失.記得小時候,過年過節就一定是回部落,一待就是好幾天.也常和玩伴一起到溪邊玩耍,或是和uvuv到山上去放牛.
  一直等上高中時,才突然覺得自己跟同學不一樣,因為我有排灣族的血統,開始醒思我的外婆和我住的恒春鎮有什麼不同,因為我一直覺得只是語言上有稍許的不同,但其他的樣貌只是比恒春鎮落後一些.這個問題也一直沉在心裡,沒有激起很大的浪花.
  自己求學之路一直不停的走下去,在就讀研究所時,想要在創作之路與眾不同,認知到自己血統的問題.對的,我是不同的,因為我有原住民的背景.在一次,陪著母親回原鄉探訪親戚時,發現在村裡的街道上多了像右上角的半浮雕圖騰,了解到現在的村民似乎開始重視排灣族傳統文化的精神.想想自己的責任,這個上天安排的責任.
  我要用自己善長的現代金屬工藝來詮釋原鄉文化的特色,讓更多的朋友,知道高士村並沒有完全的漢化,傳統文化並沒在流失,因有我正在努力的讓這個部落發光.
  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