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6月30日 星期三

台灣原創力課程分享~

..... 很難過我的學員證名字打錯了,連修業證明書的身份字號也打錯了....















在6月12日-13日到台北文化館
研習台灣原創力的課程
在場地的佈置,還特別放置講師們的作品介紹
而課程的內容相當精彩,在講師們舉出市場的實例與大家分享
從別人的經驗中,都可以做為檢視自己的放大鏡
二天的課程,時間不多,但收穫卻是滿載而歸






這是乙張廢紙嗎?

在今年二月時,就己提出要申請個展事宜
承辦人員告之,由於文化館的展覽會委外
到時會由得標廠商跟我連絡.....
一等....就是到六月........
6月12日/13日去參加台灣原創力的課程
恰巧也是在文化館上課
就約了承辦人員,要把展覽事宜確定下來
請教一位男性專員有關文化館展覽的檔期和樓層等問題
妙的是...他竟然回答:沒有看過這份公文
再者,又回我:難道文化館沒有回絕的權利嗎?
當下實在是很想跟他吵起來
堂堂一個直轄市的文化館,想回絕申請案件,就採用不理的方式嗎?
又回答沒看過這份公文
難道這份公文是我自己印的嗎?
我想...楊主委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?
這位承辦專員說會稟報長官此事,再告之我,館方的處理方式
我的手機號碼也留了二次
又過了半個月,現在也不了了知.....
坦白說,我也不想再問了
只是把這好氣又好笑的乙張廢紙分享給大家看
同時,也希望明年這個駐村計畫若再要藝術工作者辦個展的話
請全省的文化館能確實做好協助展演的工作
我想任何一個藝術工作者都不想當文化皮球或是文化呆子.....

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

第二次回報工作進度報~


這三個月來,自己想了很多事
也因為有委員們第一次的訪查,經深談過後
進而了解自己的問題點
也很感謝這次計畫,讓我這個從國中後,因學業而少回部落的小孩
又重新的擁抱部落
跟高士社區發展協會的張秘書談過後
更能深刻了解自己要為原鄉做的事是什麼
對於未來都是充滿要向前走的力量
從到看一些有關原住民的博物館,展覽後
再回頭看相關的書籍
想想部落給自己的感覺
換個角度思考作品
我想這才是這三個月來
最大的收穫

鋸的工法~


鋸的工法,需要花時間,耐心及心要細
要了解鋸絲和圖形外框線的關係
不然,鋸的線條沒有在原訂的圖稿框,就會花更多的時間來修銼

原味~






記得小時跟外婆,媽媽去山上放牛的情形
到了中午就直接用大鐵鍋和木柴煮飯
那白米飯有股現代電鍋都無法煮出來的好味道
到現在一直懷念那原味
這組作品,就是想表現我對小時在野外煮食的懷念

外婆的點心盤~


今年3月在屏東縣原住民文化園區的八角樓展覽
照當時契約的內容
需饋贈一件作品給園區典藏
想了想~就是它
當初設計的靈感來自於月桃葉編織的杯墊
就將它立體化,同時上漆
貼銀箔,來強調編織的效果

想做個vuvu的珠寶盒~


前日參觀屏東市排灣族雕刻文物館
看到一件文物-百寶盒
最近就很想創作vuvu的珠寶盒
雖然小時從未見過
但很想用雙手完成我vuvu的珠寶盒
等完成後,再跟大家分享~

金屬胎體的清潔






在焊接及上底漆前,都要注意金屬胎體表面的清潔
浸泡在酸洗液中
過小蘇打水後,再進行沖洗的動作

圖騰草稿設計


實際的繪製圖騰草圖
同時,與作品相互比對

酒杯金屬胎體的完成底漆工序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胎體的完成固體工序
緊接的就是表面加飾的程序
這也是最花時間的階段
最怕看到的是研磨破漆見金屬胎體的情況




金屬胎體的研磨



漆藝主要的工序
仍是在於上一層漆,研磨一層漆
研磨的目的,是在於為了下一層漆能緊密在胎體上
同時,又能讓胎體更平整

2010年6月8日 星期二

金屬胎體要打底漆前的工作~退火酸洗金屬表面


在焊接轉台上,進行退火的工作
主要有下列的因素:
1.金屬成型前,尚未是自己期望的造型前
  退火和鍛打就不停的反覆
2.在金屬表面上有油漬的情形下,用退火方式將其表面燒淨
  之後酸洗
在進行退火時,紅銅較不易燒融,只要金屬表面透露出紅光即可停火
也可瞬間放入水中
同時,小心火鉗因受熱而燙手,故此類工作,幾乎交給學員來進行

資料的收集








經上次在台北研習後,發給我們毎一個人的公文袋中
都有委員建議的一張重要文件
了解到自己對於自身文化的欠缺
在構思新作品,參閱了一些在陶壺上的紋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