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

~琹原創~

這次駐村的計劃,讓自己了解到在做文化創意產業上所缺少的什麼?這個也是自己要去克服的問題,沒有人可以解開心中的謎思,沒有人可以告訴我答案是什麼,要自己親身的解題.除了在自身文化的探索外,同時也告訴自己心中的主旨,不可消失的文化精神.利用這次駐村計畫的機會,讓自己又回到原鄉,重新的了解我小時候印象的高士村,同時,能有機會將自己的創作品,推向交易的現實舞台,為能保護自己的文創品及自己對作品的負責,日前設計出琹原創的商標,主旨是琹是琴的古字,了解到中國文字的演化,但不忘本.原創是指原住民的創作及提醒自己要注意作品的原創性,同時結合排灣族的代表文物-陶壺.百步蛇,將三者結合,產生出代表自己創作品的商標.己申請註冊商標.

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




走訪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,一早去,我們第一批進館內參觀的民眾
對於台灣原住民文物的保存,真的是很努力
想想自己該為部落盡的力是什麼?想想自己該為排灣族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是什麼?



「太陽之子~當神話傳說遇上排灣族」特展










在四月份時,安排時間到國立台灣博物館,參觀太陽之子的特展
以很有童趣的方式,讓一般民眾更能貼近排灣族文化
可以聽故事,可以玩遊戲
看到小朋友在排隊拓印有關排灣族文化的代表物
我也跟著排,但我只選了黑色,因為覺得感覺較有古味
這個傳達方式,我覺得挺不錯的,因為看到很多大人都會告訴小朋友
圖形的代表意思是什麼?要先畫那一個.
使得小朋友在當下了解到要拓印的圖形是什麼?及可以先選擇圖形.

台灣排灣族雕刻館






在這次計劃中,走訪一些有關排灣族的文化館
位於屏東縣文化局四樓的排灣族雕刻館
去參觀的是中午時刻
一進去館內,發現沒有人,只有一位工友在入口處睡覺
一一參觀館內的文物
自己做了一個很不好的示範,就是館內拍照
發現這件文物-貼飾布 1845年
 
產地:牡丹鄉.....
對,這是我的原鄉,雖然,我不知它是否為高士部落的文物
不過,看到牡丹鄉這三個字,內心產生一股認同的使命感

2010年4月4日 星期日

特有花卉~

野牡丹花的眼淚-藍寶石,它需要紅土及足夠的水分、陽光。野牡丹花對早期高士人來說是童年的玩伴。因為,野牡丹花的果實可以吃。而我沒有印象有吃過,只記得吃過像野草莓,是去山上放牛時,走在山路上,看到就摘來吃,但也是因為媽說可以吃,才敢摘來吃.好久沒有吃了~~~

走在部落路上的巧遇


主動接近我們的高士狗狗,但沒對我們吠叫~


不知是什麼蛇的蛇乾.....拍完照後,就把牠移到草叢了.

不知是什麼花?直覺它很美~



我的原鄉部落~牡丹鄉高士村五





由於去年的八八風災,造成部落部分坍塌,那些受災戶要遷居到舊部落,是爬穀道山上,走產業道路回部落.

我的原鄉部落~牡丹鄉高士村四

一排站好的小耳朵,有它才可以有清楚的電視畫面喔~
高士村唯一的民宿,在高士國小旁~

如射箭造型的新路燈,記得以前小時回外婆家,不太愛晚上出去,因為好暗喔~
路燈的距離都好遠,到要暗的地方時,都用跑的,一路狂奔到下一個路燈~



回外婆家時,巧遇到小朋友在路邊玩耍,記得我小時,是和鄰居到溪邊玩水
 不是在路邊玩


高士村唯一的郵筒,以前電話也是只有一家才有裝設,毎當有外來電話要找村民

時,都會用廣播告之,而且會叫對方快點來,最好是騎摩托車快點來~



我的原鄉部落~牡丹鄉高士村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第一張圖是部落的街景,是在集會所外的道路.同時,在一些街墊上也做了一些圖騰的裝飾,是屬半立體的形式.高士村真的不一樣了~~




我的原鄉部落~牡丹鄉高士村二
















2010年4月1日 星期四

巧遇婚禮


在這次回鄉之旅中,這好遇到親戚結婚,問媽:這是那邊的親戚?媽回答:講了你也不認識,反正去吃就對了.
發現新人穿上傳統服飾,而陪新人敬酒的親友團中,竟然有跟陳昇一起唱歌的阿von.....從小就發現,部落的親友真得挺愛請客的,我喝過..當兵,退伍,滿月,新居落成,上大學,大學畢業,結婚,過五十歲..等等...

探訪高士村舊部落




探訪舊部落,這條山路是近年重新整理,聽家中長輩說道,才知原來目前高士村的所在地,並不是祖先當初最先居住的地方.這是在祖靈廟後方的起點.


順著這樣子的山路,一路堅持往上走



走了快一個小時,(路途中累了稍做休息),終於看到有天的感覺




走到山頂上,這個地方是以前高士村的舊部落所在地


目前只剩下日本神社的遺跡







在途中可望見九棚村